指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以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它是上级向下级调查研究、以及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的机会。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那么如何给你的汇报材料美容化妆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E( |( }; ?1 E2 k
" t2 s: u" O8 J& S0 x. T (一)撰写汇报材料的要领
' t4 l* C' F# Z/ y) c 主要有三点:8 z5 [3 |+ d3 w q: [/ q
' J: C+ Q( i1 L- P" R* o 1. 用观点统帅材料。力求用观点统帅材料,做到主题可以不新鲜,但视角不可不独特
! e/ [6 o; m+ f9 N" |% Z/ H( y5 `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观点,就是视角的捕捉物,是这个材料区别那个材料的独特之处。作为汇报材料,要有独特的视角,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观点引发出有声有色的议论。对今后的工作打算要讲远景,讲可能性。讲远景,又有高的低的间作比较。不能只讲一些数字和材料,只谈情况,罗列数据,开材料仓库,而不讲自己的观点,不进行差别分析,总之,材料文风要做到生动活泼。% F+ d# l: `( h# G& N6 u
0 _* N8 z5 d' l1 `0 O
从根本上说,有材料有议论,关键是要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领导干部汇报工作,不仅要通过丰富生动的材料显示出对工作的熟悉程度,还必须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层次,显示把握情况和局势的能力,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也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汇报工作就做不好,汇报者就很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1 y+ f5 y, w+ T2 v6 L
7 h% L( `6 l7 i0 J M/ h: D 2. 给人深刻印象。力求给人深刻印象,做到内容可以不全面,但细节不可不突出
0 ^3 S8 t6 T; W! j* j: j& }# D+ N/ L: q2 m
千人一腔、万人同调,是汇报材料的大忌。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因此,写文章要有三性:准确、鲜明、生动。世界上味道最好的调料,就是盐。烹调高手最知道什么时候该放盐。盐,放早了菜不香;盐,放迟了味道出不来。细节就是文章里的"盐",没有细节,材料就会贫血;有了细节,材料的就充满着生机,撩起阅读的兴趣。可以说,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它们能够把材料的观点倾向流露的更为自然,更为具体,进而加深材料反映事实的可信任度。汇报材料重要的是要使人懂。不仅要让人文字看懂、发言时要让人听懂,还应当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材料和观点相统一,让听者明白无误地理解清楚汇报人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本文由老秘网推荐,首先,开头要鲜明,先声夺人,留下悬念,就连汇报材料的结尾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部分也要表述得精当得体;其次,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不举事例就就空洞,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没有具体形象,就没有生命,别人就不易懂;第三,观点要能服人。能经得起推敲,让领导接受自己的观点,直接影响领导对自身工作的指导。如果对所写的对象和情况不十分熟悉,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真实问题不予以高度重视,不反复推敲,大而化之,即使是写作高手,也难免会在细节上出现败笔。成功的细节运用,可以使材料突破一般化、雷同化的框子,写出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让工作汇报这类"官样"十足的材料照样生动起来。
. v7 ?) c$ \' I& [# k0 \9 p2 a0 u/ k+ w; |
3. 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力求重点突出、要言不烦,做到篇幅可以不求长,但风格不能不鲜明
0 {% Z4 t3 G' g* D3 p9 C3 \
! T. r- e- }+ \语言体现文章的风格,结构体现文章的层次。篇幅一长,面面俱到,反而重点难以突出,暴露出语言的归纳能力弱,使领导强迫受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汇报工作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也完全不同的事例,并不鲜见,落了个领导不满意、自己更委屈、任务没完成的结局。所以要对文字不断地进行加工和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撮其要、删其余,再加润色",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
Z( J' t" _$ ]2 ^1 r2 m/ t& N, l# `0 Y; ?7 L3 _0 }7 \0 X1 }
(二)撰写汇报材料的要求
1 G# Z& ^" \% [( j) h$ C, ]! @% {
, ~* D; G5 _7 u; F6 c( A2 d 情况总是千差万别,谋发展、做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找准结合部,唱好地方戏。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写好汇报材料的根本保证。主要有四点要求:: F0 j# s" N5 _% p( z) z* C1 G' }
$ F: u# D! j0 k3 }8 D: H) E6 b5 ] 1.吃透上情
) v* E4 R& ^# d3 B. x; g
2 a1 f( f& G; ~1 j, f 所谓"吃透上情",就是要把上级的精神弄明白,研究透。换句话说,也可以叫认清形势。因此,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了解上级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工作动向,了解基本要求,真正领会精神实质、明确主要任务,而不能各取所需、随意曲解、以偏概全,做到材料具有前瞻性;吃透上情,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对业务内的各项法规、政策一定要吃得透、拿得准。例如,中央提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就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可能会从"又好又快"向"又稳又好"转变。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才能吃透精神,把握要领。)
! i( m7 C& q/ g3 N* @$ G$ p" h; ~" }
& @2 L9 S( W I. S8 Q 2.摸清下情
, E2 d# |" ?& w, {" ^% n; F: L% j
* w8 T9 S- C' M g2 p 所谓 "摸清下情",就是知道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因此,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本地区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企业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不断深化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对各方面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使各项工作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 } K; p; @$ i; M- W4 J0 j+ Y
/ Q$ H& i7 @% B, L6 ~ 3.找准结合部7 m3 Z. J- `$ T# h7 n2 [
: o8 A" u; J1 D& l6 E
所谓"找准结合部",把握上情,明了下情,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透两头"。"吃透两头"是写好材料的起点。上情不清,如同行船失去航标;下情不明,如同射箭没有箭靶。因此,就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一方面,要善于把上级精神贯彻下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另一方面,要善于把基层经验总结上来,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努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实践中寻找答案,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p6 x& {; q3 c- r& D8 I
6 V% O* G4 o- @% B; f, x2 d
4.唱好地方戏
; y( I. N f3 n1 r7 l( G$ j) r
' ?, p7 v# n3 W2 N( a0 R% U. n 只有结合得好,工作才能有新意,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工作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能给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一些节点问题取得突破。
: h% x0 z8 }0 ~# u% o* {! l" O& f6 Z; z. x3 l! h
(三)撰写汇报材料注意事项
% g! P2 G" T- w$ r. i$ u4 K: U5 v5 N* n4 }. y: ~# Z1 [+ h
撰写材料的人员就是文字美容师。工作时,就要像美容师打造美 女帅哥一样精心打理经手的每一篇材料。【美 女总是"五官精致、身段优美、皮肤白白、头发卷卷",让人赏心悦目、割舍不下。写作材料也要如此,要有"闻之如是,也不觉神往"的意念,将材料写出"美 女"效应。】. Y, W8 t& W* ]; t- o8 }8 {8 y- v
5 e' S ]! p- J/ [, b 1.标题要醒目。。; V/ z. Y! Y% a5 L( V9 P% ^
! l2 }4 `) z# j& M4 ^/ K$ L7 F } 4.注解要充分。就是要做到"头发卷卷"。一般而言汇报材料因为汇报时间有限,篇幅不可能过长,因此,汇报时,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要把许多要汇报的内容汇总到附件里去。这样就必须事先准备领导在听取汇报时,对某一问题突然发问,提出一系列问号,为此,必须未雨绸缪,对领导可能要发问的地方,事先准备时就把原文中的句号,改为问号,特别是有关数字计算、政策出处、外省市的情况等等,诸如此类,都要做大量详细的注解,细细梳理,条分缕析,条理清晰,以便汇报人从容不迫地对上级领导的发问及时解答释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