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鲁院学习,初相见,有同学问我:你是写什么的?
2 d$ g3 T* t9 T+ Y# Q2 `
! M) e& y9 ?# N; e# w& X0 \& d 我想想,实话实说:我是写材料的。- z0 S8 s8 c) N% Z
6 n9 j4 q5 f. l- [2 l4 k7 _' M
同学说:开什么玩笑?# k, w/ {5 n, Z- K2 B
/ n0 b p; a, t! Y$ w 我哪里开玩笑了。
1 y2 W. E e5 j* ? B8 F3 v ~; P, Z) w5 |! O5 j6 U
这两个月手头要写的材料源源不断,今天晚上临睡时觉得该写的差不多写完了,可以松一口气,孰料明儿早上又会接到几个新的任务,接着写吧!年底年初,就是材料月、迎检月,周末和晚上动辄也是要加班的,否则没有三头六臂怎么完成工作。+ Y# w Z8 w+ L4 J
$ e( a" k& H3 P, D/ B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是要挑灯夜读,否则,这被各种材料装满的脑子,就跟进水了似的,十分不灵光。经过这么十多年的“专业训练”,还有每年这几个月的“强化训练”,我的感觉、我的文字都“材料化”了。除了紧跟形势的大话套话,写出来的其它语言,也是朴实无华,什么修辞手法,什么形容词,我都把它们甩干净了。结构紧凑思维严谨的大白话,加上各种数字、行业术语,不抒情不议论不描写,没有想象和联想,概念化模式化,毫无文学气息,但该写的、领导想看的都写进去了,大标题豪情万丈,小标题铿锵有力并保持句式一致,却也常常一稿就过。 O5 n/ _& ~7 N2 B% E, q; P
- X. D3 y! a, ~' } 唉,如果我这十多年来,没有跟材料如此长相厮守亲密无间,没有把材料写得出类拔萃,而是在文学世界徜徉,我是不是会文采飞扬妙语如珠?如果我创作的文学作品有我写过的材料的几分之一的字数,我是不是也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了?我制造的那些过眼烟云般的文字(说难听点就是文字垃圾),早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个人的写作,我却不自知——直到今年整理书柜,看到自己曾经因为工作业绩而获得的那几十本荣誉证书,还有占了我一个书柜两层的工作用书,我才恍然醒悟,我曾多么爱岗敬业,曾在工作上付出了多少热情!那些加班加点准备会议、写材料的时光,日复一日,就这么让我“把笔写坏了”。没办法啊,谁叫咱是吃这碗饭的呢?泱泱中华,从上到下,各行各业,我不过是这个行当里的小小一份子而已。0 U1 w" r( h7 \( z
! p( v3 Y) m( l2 c" ~. h 前几日读到季栋梁老师的文章《读书有风险》,针砭时弊酣畅淋漓,写出了当今书市的乱象和爱书者的愤慨。“读书有风险,购书需谨慎”,否则,开卷无益。我此次这些书的选择,借了文友的慧眼,兼之自己的阅读偏好。书来后,先约略翻了翻,感觉不错,泡在文山会海里的郁闷心情有点要飞扬的感觉了。但愿还有一点点属于自己的读书时光,不要让我彻底迷失在文山会海之中,只剩下迷茫和疲惫…… 立立_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