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收到何新国老师的著作《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环衬上还有何老师的签名,万分欣喜,第一时间将照片发在老秘网QQ群上。承蒙何老师错爱,邀我写篇书评。我却心虚得很,本人水平有限,书评是写不好了,但发篇读后感是必须的,还请何老师见谅。
) ]( {4 O5 c3 r3 d* m% F# C* P, |& E
8 U9 x) f& F5 ]/ [+ H' n' Z1 o! _2 | 昨晚出去与朋友小聚,书落在办公室,上午才急匆匆赶去取。捧书而读的感觉真好,在乘坐公交回家路上便迫不急待地打开来看。至下车时,已将第一篇《机关文稿写作课的讲法》一文粗读了一遍。一起身,却发现站在身边的几位中学生模样的小伙子,正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想来在智能手机日渐普及和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公交车上玩手机的比比皆是,但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的情形,还真是难得一见啦!( P9 D& J$ n2 t' g4 _9 E+ r5 n
( o" Q2 ]+ H _0 L 老猫(PS:有何老师等几位前辈在老秘网里,以后就不敢自称老秘了:)看书有个“坏习惯”,遇到对自己味口的书籍,喜欢一口气读完。上回当地作协的朋友赠与我一本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害我”连续几天没心思上班,好比当年假期上网看连续剧,不到大结局,绝不罢休,就是通宵达时旦也在所不惜。何老师的大作虽然大体上属于“写作教程”,不像金庸武侠小说那样环环相扣,让人欲罢不能,但同样引人入胜,让我如饥似渴。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形式新。该书是何老师从平常的讲稿中集结整理而成,阅读每篇文章有如在聆听一场现场授课,让人无法分心。特别是像我这样提笔尚能写,开口不会讲的老秘书最是佩服。二是起点高。该书是作者服务省部级领导的实践成果,授课深得省委党校学员欢迎,并得到数位部级领导的力荐,让身处基层的我心存敬仰。三是感悟深。作者文学硕士出生,加上20年的机关笔耕生涯,功底深厚、文字灵动且不论,关键在于其内容是从实践中升华而来的理论,从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最是让我等小秘书止渴解惑。四是共鸣强。曲指算来老猫也从事机关文字工作十余载了,该书中提及的不少事例,或多或少均有涉略。细细品读,又仿佛回到了当年挑灯夜战、冥想苦想、写稿赶工的日子。有些写作理念、方法与思路之前似有所悟,却又难以言表,经何老师一点,大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
' i. {& x$ B( q' t/ H3 @
" v6 j# h f: k 然而,这回手捧着这本《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我并不打算很快将其像吃快餐一样草草翻一遍,而是准备将其放在案头,每周像品好茶一般静下心来精读一两讲,然后以老秘笔谈形式写点小心得、小体会、小感悟,发在老秘网上与大家一起探讨。如能偶尔得到何老师的亲自指点那就更好啦。基于这样的考虑,下午将《机关文稿写作课的讲法》重温一回,这里摘取文中三五个观点略谈感触,算是“正式开工”啦。
! [) {, ?, F5 ?" @- l3 a$ Z/ r" T" l: D: U3 s; K1 |
观点一:“文章总是自己的好”这一传统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先说明下,这是何老师文中提及的现象,本不好算作观点。秘书起草机关文稿,有自信是必须的,这个问题我在上周老秘笔谈中已说过“主见源于自信”。但是,天外有天,人无完人,恃才自傲,文人相轻就不好了。不少秘书混得时间长了,时常对分管领导的圈圈点点、涂涂改改心生不满,甚至对主要领导的修改意见也偶有微词,如有同事胆敢对自己的文章“动刀子”那就要上火了。不说别人,老猫我自己曾经也是这样的。尽管这些年有所改观,但还是不够淡定,今后务必摆正心态。正如何老师所言,为领导服务,无论是起草文稿,还是处理具体事务,都要注意向领导学习,最终目的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
4 ~& w4 t5 c' R) ~8 t
- |$ ^* H* t+ `% h$ J+ Z 观点二: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进行思考,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写作。现在的领导工作繁忙、活动繁多、事务繁杂,相应的为领导服务的秘书们就更是苦上加苦了。时常一篇材料未完工,又有新任务下来了,而且时间还很急,逼着你加班加点。看看老秘网QQ群里,凌晨时分还有数十人在线,便可见一斑。所以尽管很赞同何老师的观点,上回也说是“主见源于思考”,但对于基层小秘书而言实施起来的确有难度。当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是必须的,比如我们日常的读书看报,讨论交流,路上琢磨,睡前畅想,其实都可算是学习思考的时间,并不是说只有坐在办公室里草拟提纲、谋篇布局时才算思考。
% t7 H9 J0 r; p) |" [# ^
9 |. h* ]; N7 t( B* A
观点三:不能将写作方法神化。
6 ]# ]9 d* i. X5 z1 H
0 I+ H& b O& @, w6 A7 A J 观点五:“照着讲”和“接着讲”。这个提法源自冯友兰先生。比如,哲学史家是“照着讲”,前人怎样说,他就怎么讲。哲学家是“接着讲”,基于前人观点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老猫认为,现在市面上不少“公文学家”的写作教程,可以归为“照着讲”,先是一堆理论,而后列几篇范文。而像何老师这样的“公文写手”的著作,重谈理念、思路与方法,以案说法,现身说法,鲜见空洞说理,大可称之为“接着讲”。那么,“老秘笔谈”如何定性呢?我想既无“照着讲”,又称不上“接着讲”,顶多算是“学着讲”----以空杯心态边学边讲,边讲边学吧。所以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何老师多多包涵,更欢迎各位秘友批评指正。2 T4 e: H1 z& U, q
6 M1 u+ m5 m# D+ a
就谈这些吧。刚统计了下,本文“洋洋洒洒”扯了2000余字,结果回头一看既不像书评,也不像读后感,还花了近3个小时,大为汗颜,赶紧收笔。文/老秘网 站长夜猫子。
3 m. @( f J1 ]
( ]+ m% ^0 |2 i7 M r, m紧急通知:
, f. ~4 _2 u* E+ w* }$ n K3 Z y
+ P! |0 q5 {2 k* i# J$ @0 W 刚接何新国老师手机短信,发现其QQ号1355Xx7131(书写人生)被盗,请大家不要与此号联系。如先前有加之为好友,也请立即删除。新号等注册后,再告诉大家。6 w' S0 n+ J+ c: {4 h
- I+ s) B1 g1 {0 H; V
老秘网.
V: Z" {% U! n7 R& X& y; z 2013年7月1日上午9时 - D1 y4 r) a B% N8 R
" k0 I- w4 c6 u' r, {
PS:何老师重新注册新QQ号:1643757237(书写人生),并已加入老秘网QQ群14260122。
9 i, I9 F5 z1 y
$ Q# a) R2 J5 x 老秘网.: C* [# V: F* N3 f" ~9 i3 {
2013年7月3日上午8时" m+ \* f; w7 i/ c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