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干部写作要注重“三大研究”
5 W3 `3 v, P' B/ C
9 e+ d* c. Z m+ @明责知责是履责尽责的前提,是守责担责的关键。调研干部到底有哪些岗位职责?或者说调研工作的“研究”到底指什么?笔者理解,主要是“三大研究”:
$ O2 t6 z& b5 U& c7 L; O
) O7 m5 l4 G5 u. e一、研究业务工作规律
/ h% X2 y0 e* v% r. J+ u8 i* p; E
" V- L* r( A1 F/ n3 g业务工作,即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能职责,或者说文稿所涉及和涵盖的内容。如政府某名副市长文字秘书,其业务工作就是该副市长分管的工作;如某市组织部研究室干部,其业务工作就是指该市的组织工作。研究业务工作规律,要比研究写作技巧重要。打个比方,调研工作就如同厨师做菜,业务工作就是原材料,写作技巧就是厨艺,如果没有原材料,再高的厨艺也做不出一盘好菜。所以,业务工作是文稿之源,研透业务工作规律是调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把业务工作研透了、钻细了、搞通了,知其核心要点、运行规律、边边角角,才能保证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如何研透业务工作规律,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
# \8 y$ `( l: J+ I4 u; c) p8 U' _5 \' Z! K, I
一是要素研究法。即注重把握业务工作的核心要素,理清业务工作的热点、重点、难点、亮点,通过要素把控,以点带面,实现对工作的全面认知、深入认知。热点,即各级的关注点、社会的焦点、党员群众的敏感点。工作的热点或者说焦点,是多变的,需要即时把握、灵活掌控。重点,即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重要项目、重大课题,具有一定稳定性。一般来说,重点任务年度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比如今年是市县乡换届年,换届工作就是本年度组织工作的重点任务。难点,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矛盾不足,或者说遇到的疑惑困惑、疑难杂症。亮点,即当前已具备的工作基础、条件、优势、特色、品牌等。把握了热点、重点、难点、亮点这几个核心要素,就能深入把握业务工作的方向所趋、精髓所在。
# u6 N& Z4 T7 X$ u k, w
# X( G6 x- d2 A! R) c二是板块研究法。即厘清业务工作所包含的几大板块,并条分缕析每个板块内的小板块、小知识点,做到越细越好、越具体越好、越全面越好。对此,可用体系树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架构。比如组织工作,好比是大树干,可分为党内学习教育活动、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五大分支,其中干部队伍建设又可分为干部教育、干部选任、干部管理、干部监督、干部考核等小的分支,其中干部监督又可分为日常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监督等更小的分支,其中日常管理监督还可分为个人重要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组织提醒诫勉等更小更细的分支。总之,如此细分下去,便能系统、全面、整体、有序地把握业务工作,不致于出现工作中陷入概念模糊、相互打架、杂乱无章的境地。也就是说,当你胸中清晰地长着这样一颗“体系树”,那么你看待任一项工作、分析任一个问题,都能恰当精准地把握其范畴、内涵、定位,都能从大局、全局、宏观、战略、前瞻的角度来审视和认知。同时,通过这种体系树式的架构和梳理,就能总体把握业务工作的运行规律。
2 q0 m2 a3 a5 K% N6 N0 Q# Z f% P2 [2 |% O1 ?3 |' N) T5 \* I9 U8 B
三是素材研究法。即从素材积累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业务工作。比如,可按上情、中情、下情、内情、外情、领导情等六个方面来把握业务工作,还可按大政方针类、理论知识类、技巧方法类、故事案例类、问题不足类等五个方面来把握业务工作。据此梳理工作、研究工作,既是在全面掌握业务工作规律,又是在同步积累素材,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一石二鸟。
. `3 Y" C8 Z& L% {2 _: i
, f/ ^ b1 O8 u" r, o' f8 @0 o
作为综合性文字秘书,一般可应用上述三种研究法,来研透工作、把控内容。假如是从事单项工作的文字秘书,文稿涉及的内容比较单一,也可按年度来分类把握,或者按作法举措、问题原因、成效反响来分类把握,或者按上级要求、本地作法、基层实践来分类把握。总之,调研干部要寻求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业务工作研究法,做到宏观把握、中观构建、微观贯通,实现研透、研实、研细、研明。
A( G7 K; T0 t$ o7 Q6 m
% q) L' R, f0 j& z二、研究文稿写作技巧
) U" d3 K5 q& a* ]7 ~3 b
- _! }: V* h* ]6 Q0 b$ d3 K2 P研究文稿写作技巧,即单纯从文稿写作的角度来研究,注重提升对文字的综合驾驭、精准表达能力。比如,怎么提升精神站位,怎么体现文稿的高度、深度、厚度、广度、维度、新度、准确度、流畅度等,怎么把握标题拟制、主题确定、结构摆布、观点提炼、材料组织、语言表达等具体技巧,怎么体现文稿的实用性、艺术性、操作性、感染力、说服力等等。如何认识、遵循和运用这些具体的写作技巧,
+ H R n4 M9 J$ [% N% d' [
# v1 j- N* T+ \, ^一是要借势借力。即广泛学习、借鉴、吸收老秘老笔头们的写作经验,循着他们的足迹来总结领悟写作技巧。可以通过老秘网、文稿演播室等渠道获得写作经验,也可通过当面请教身边的材料高手来获得写作经验。
& c$ J2 r- [/ Z5 O8 b- ]
: |+ g0 }# h0 T. o7 F) c. k二是要总结摸索。即边写作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比如,当你撰写了多篇动员会讲话稿后,就要对这几次写作实践进行总结,摸索动员会讲话稿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材料组织等方面的写作规律。又比如,当你的文稿几经修改或者被领导修改,就要通过对原稿、改稿的仔细比较和比对分析,来总结摸索写作规律。
; q4 q: t' P2 r3 A& {+ B
. g& n9 f% @7 a' N) }: x0 z' V5 t6 \
三是要有意锤炼。即在没有文稿写作任务的时候,要有意识、有计划、主动的去锤炼提升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比如,可以进行假想写作,即看到一篇文稿后,假想自己来写,该从那些角度切入、组织什么样的材料,等等。又比如,可以进行挑刺写作,即看到一篇文稿后,挑出其不足、弊端,挑出其没有写到位的地方,发掘其尚可提升的空间。也就说,可以通过假想、挑刺等手段,来有意地锤炼文稿能力,领悟写作技巧。
$ L5 P8 z$ R- g: V8 |
/ u3 y# \8 s( p# K' W0 n1 |8 o3 u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应可逐步掌握文稿起草规律和写作技巧,切实提高文字驾驭能力,实现对文字的灵活驾驭、灵敏把握、灵动操控。
6 a9 ?/ x/ h, E3 }
* b# v! {' ]0 j% R6 p; g( F- U三、研究科学思维方式
% k- Y/ S ]/ Q' K% H! l
9 M k+ @& ?% Y9 f5 l6 q研究科学思维方式,即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把握业务工作规律、掌握文稿写作技巧,实现文稿内容美与形式美的有机统一和相得益彰。对科学思维方式的研究,是调研干部最根本、最主要、最核心的研究。练就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调研干部的根本之道。那么,调研干部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我的答案就是辩证思维。
8 K4 ` n$ E. N( Z! M: w) l& X& h) r
: y8 h1 s- N1 J) d# W
7 U- f6 ^: j S! y. ^$ P
! A3 w0 l1 E, V |2 M8 Y
(本文根据我在文稿评改演播室QQ群366351120的讲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