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和实务中,我们在阅读学生作业或职场文书时,总觉得有些应用文读起来有点别扭,既不像文学作品,又不像应用文。究其原因,可能是在语体方面不得“体”,没有应用文的味道。诗歌有诗歌的味道,散文有散文的味道,应用文也有应用文自己的味道。[1]如何写出符合语体要求的应用文呢?本文从语体视角试谈应用文的写作与修改。# U# E/ k; N7 E3 A D+ `( _
一、应用文的语体特征 A$ ]! e6 P2 L/ i2 b
语体与文体不同。所谓语体,是“实现人类直接交际中最原始、最本质属性(亦即确立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的语言手段和机制”[2],语体可分为俗常体、正式体、庄典体三种。如何区分不同文本的语体性质?冯胜利先生曾提出:“决定语体性质的‘社交’要素可以简括为:场合、对象、内容、态度。”[3], P( c( g# o' s4 m
应用文包括的文种繁多,有些文种的口语性较强,如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等讲话稿,有些文种的书面性很强,如党政机关公文、规章制度类文书等。除了口语性较强的讲话稿外,应用文写作大多要使用书面语。这里所谓的书面语,是指现代汉语的正式语体,它不但可以用来写,也可以用来说。冯胜利先生指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使用的范围很广:政府文件、报刊社论、学术著作、美文随笔;公司合同、商业协议、往来信件以及电台新闻、广告、报告等,凡属正式的场合都要使用正式的语体。”[4]也就是说,应该使用书面正式语体的应用文不能使用口头语体,应该使用口头语体的就不能使用书面正式语体,否则就会语体错位,不得“体”。
3 m6 l! i% F( G F不同文种的语体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需要正确把握不同文种的语体特征,这样才能写出“得体”的应用文。不同文种的应用文应具备什么样的语体性质,是由场合、对象、内容和态度决定的。不同文种的语体其正式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法律法规类文书的正式度较高,党政机关公文的正式度次之,一般事务文书的正式度略低,致辞类文书的口语性相对较强(也要分场合)。在语体正式度较高的应用文写作和修改中,我们需要掌握书面正式语体的表达技巧,写出符合语体要求的应用文。下面介绍一些正式语体应用文的表达技巧,同时也是修改技巧。
. H. V+ w* e3 v# v二、正式语体应用文的表达技巧
8 s% l9 ]: j! d0 J8 U$ p3 o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不仅体现在词语的差异上,“书面语有一套与口语不同的独立的组词造句规则”[5],也就是说书面语有其自身遣词造句的规则。为提高应用文写作与修改的质量,提升文本表达的得体度,可采用以下表达方法。1 T( M' q6 r5 a% X0 D& u
(一)拆双用单法) {. g- L- x4 @; U
汉语中正式、庄典的词语一般口头上说得“短”,甚至可以直接从双音节的词里取出一个来使用,这种方法冯胜利先生等称之为“拆双用单”[6]。下面是双音节与单音节对应的一些例子。
6 e1 @ ~/ e" A/ E已经——已 暂时——暂 曾经——曾( w7 k0 ^; U8 h7 M9 g
获得——获 学校——校 现在——现
0 Y: j6 I# Z* |4 M! e在句子中的使用实例如下:
( u B5 L$ o# O& j- H4 e, K; n(1a)大学期间,本人曾经获得校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自强之星等荣誉。. n+ V! a9 s2 }$ T% ]
(1b)大学期间,本人曾获校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自强之星等荣誉。
4 g7 V2 n7 M( X9 V(2a)8月25日,大一新生可以来学校报到。
( _. L9 o! @" o" w1 O(2b)8月25日,大一新生可来校报到。
. e/ s- f0 a7 \& Y+ d9 K$ F M从这两组例子可见,使用单音节词显得更为简练。在撰写正式度要求较高的应用文时,我们可多使用这种拆双用单法。拆双用单法并不是单独使用单音节的词,而是这个单音节形式要与其他单音节组合,学术界将这类单音词称为“嵌偶词”。嵌偶词是指不能单独使用的单音词,必须在双音韵律模板下,与另外一个单音音节组合成双为偶。例如,“收悉、现已、我校、诚邀、因故、倍感、定能、每逢、概不、暂无、紧跟、本刊”,这些都是嵌偶词的用例。撰写党政公文时,适当使用嵌偶词可提高文本的正式度。: n$ H5 Y1 A. W! }% T
(二)使用双音节合偶词
0 }# A! @; s6 \! B. s; H据冯胜利先生等人研究,“汉语书面语体包含了不少双音节合偶词。合偶词是指某些出现在书面语体中的双音节词,它们往往与其他双音节词合在一起使用,而不能与单音节词混搭使用”。[7]使用双音节合偶词,可以提高文本的语体正式度。* l* S1 D. v9 B4 h+ _
合偶词的使用可以形成“双音节+双音节”的韵律组合,在正式公文中大量使用,这也是书面语语体特征和韵律组合的体现。合偶词分布于不同的词类,多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双音节+双音节”的组合,是构建书面正式语体的语法形式。在应用文写作中,使用“双音节+双音节”组合,可以达到表达正式语体的语体功能。例如,在国务院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使用合偶词,它们多为形式动词,如“进行”“推进”“实行”“加快”“加强”“实施”“开展”“深化”等。下面是一些公文中运用的实例:
9 b, u5 K& P H; m9 D进行改造、进行改造提升、进行集中清缴、进行专项督查: e4 q4 D8 u+ d3 {3 h
推进改革、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3 M! k0 r4 J4 h0 y" R! E
实行普遍性降费、实行备案管理、实行目录清单管理
& H5 o4 E( F3 K/ B9 m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开展全民健身1 Q, j* c- p/ l
“形式动词+(XP)+双音动词”动宾结构就是这种“双音节+双音节”结构的扩展运用,后面的双音动词可视为一种抽象行为。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使用了大量的“双音节+双音节”的偏正结构(状中结构、定中结构),例如: ^, c1 _3 }8 U' F) X
及时调整、有效处置、统筹推进、快速增长+ D& c1 Z6 {3 N/ \
妥善安置、优先支持、深入开展、成功举办
4 U) p% U v: _: N9 B7 |. x光荣使命、巨大成就、专项基金、预期目标
# T& C/ m; O% n美丽中国、伟大旗帜、优良作风、历史伟业8 V; ^0 Y9 a8 [% C$ h% K: O4 a
相反,在交流感、互动性、口语性比较强的讲话稿中,一般不会大量采用书面语特有的“双求双”韵律组合,而采用一些单音节动词。例如,在高校毕业典礼校长讲话稿中,就经常出现以下短语。
+ Z) a0 D/ H+ A4 `/ }+ x送大家、去实现、去就业、讲过话、下决心、下基层
) c4 {7 D/ C8 `, x( @用行动、做科研、做什么、做大事、问自己、抢座位
0 Y' s, Q3 P' j. c这些非“双音节+双音节”的组合,口语性比较强,符合口语体的语体要求。也就是说,当需要撰写口语体应用文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语法手段来降低其正式度,以便达到缩小语距的效果,拉近与听话者之间的交流距离。
, d% p% Y: i9 E d2 z8 ]9 k, V7 I6 j另外,有些表述方式也有正式体和口语体之分,例如:
" _; C7 b* j' a0 ^2 M$ T, B不免——不能避免 尽可——完全可以7 S0 [# ]' I) u
无力——没有实力 互助——互相帮助
8 i; F, R' x0 |. o5 X据查——根据调查 未获——没有获得
2 u, D ~4 s) V* I7 Z" A2 L$ b3 u2 \在撰写应用文时,选择书面正式体还是口语体,需要根据不同文种的语体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 Z9 ?* w9 x# k% \(三)时空表达法2 G% F: }& W; C
我们用语言文字对某一事情或事件进行表达时,会呈现出某种时空特性,有时表达得很具体,具有具时空的特点,有时表达得比较抽象,具有泛时空的特点。例如,“领导批评了我”是具时空的表达,“领导对我的批评”是泛时空的表达。撰写不同语体特点的应用文,需要掌握具时空化处理方法和泛时空化处理方法。
9 E3 h4 B# ^0 G+ C$ p$ J8 M% @首先,掌握动词的处理策略是实现不同语体需求的关键。“动词的名词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该动词的泛时空化;而动词的泛时空化本身就是正式语体拉开与现实生活距离的重要手段之一。”[8]撰写党政机关公文中工作报告类公文,需要进行泛时空化处理;撰写口语性较强的讲话稿,需要做好具时空化的处理。
* y6 i1 M5 T2 K其次,根据语体要求来处理公文写作中的动态助词,灵活运用语体时空表达法。下面举例说明运用语体理论进行公文修改:
0 m1 s( l: k. a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丰富了理论知识,开拓了思维视野,增强了尽快适应新岗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 M* E+ Y0 I3 G( M' _* g这种表达的具时空特点较强,不符合公文正式语体的要求,需要进行泛时空化处理。泛时空化处理就是进行相关的语体加工处理,泛时空化就是减弱或去掉具体事物、事件或动作中时间和空间的语法标记。经过语体加工后,语法结构可变形为:) N, T- m/ O+ u- w) K
通过此次培训,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思维视野得以开拓,适应新岗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
* B! p9 ` W7 ]: f5 _去掉助词“了”,文本更加正式。在公文写作实践中,不少人在文稿中习惯高频使用助词“了”,这是不符合公文语体要求的。在正式度较高的公文中一般很少使用动态助词“了”“着”“过”和结构助词“地”,而在正式度较低的讲话稿中,则有较多的使用。总结报告之类的材料是对过去某个时段或某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都是已经完成的事情,因此,有些人在写作时常用“了”来表示动作完成。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作业也暴露出时空处理不当的问题。有一位同学撰写的大学学习生活总结,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o1 b3 T4 n5 W+ z# \: N0 k
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一直注重提升与培养自己的思想水平。首先,我进行了对党的思想的学习。在大一上学期初,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与并学习了20课党课的内容,荣幸地成为了一名入党申请人,参与并报名了第六十七期入党申请人结业考试,通过了第六十八期入党申请人结业考试,经历了这两次考试,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党的光荣与伟大,更加深刻地学习领会到了党的历史与思想,提高了个人的思想觉悟。其次,我加强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进入大学之后,我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也认识到了自己过去思想的一些不足与狭隘之处,在我积极的改进之下,我的思想道德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我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深邃,我更加能够体谅他人的过失,也能感觉到我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不断地提升。
; x$ _! V2 {2 C0 M' r; A# q# S这样的写法是具时空的表述方式。怎么修改呢?要提高文本的正式度,就要进行泛时空化处理。泛时空化,就是让动词的动作失掉它个体性和具体性的“体”标记,使之接近或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这个案例进行泛时空处理,可修改为:) h' h0 ~% t4 U% ^1 h j; a
在大学学习中,我一直注重思想水平的培养与提升。首先,加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大一上学期初,递交入党申请书,参与学习党课20学时,先后参与第六十七期、第六十八期入党申请人结业考试,经历两次考试,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更深刻,对党的历史和思想领会得更加深刻,个人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其次,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进入大学之后,自己的眼界不断开拓,自身的不足与狭隘之处也不断显现,积极改进,主动思考,体谅他人,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升。. h, O: K8 T6 E0 a' u, Z% S& e2 O
这样一改,删除表示具时空的“了”,语言就显得简练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应用文都要进行泛时空处理,有些材料恰恰需要具时空化,如“事迹材料”。要想把先进事迹材料写得生动、形象,就不宜采用泛时空的表达方式,而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体现先进。如果采用泛时空表达方式,往往容易把事迹材料写成品行鉴定。' p; r. m; _2 f' n" h
三、结语6 Y+ Y1 X( a; q* V
口语和书面语因所凭借媒介以及所使用场合的不同,会呈现出不同特点,并逐渐形成不同的语体风格,即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值得注意的是,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并不等于口语和书面语。应用文不只是以书面形式呈现出来的,也可诉诸口吻,用来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演讲稿等正是如此。( @% {6 E5 K1 \% k7 i; j* h. h- B
口语性较强的应用文,需要用词用语尽量口语化,多使用群众语言,做到上口入耳。口语给人的感觉是亲切、自然,可以拉近说话人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书面性较强的应用文,则需要运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以突出庄重、严肃的特点。
) \" [6 c- [ c5 `& O7 x本文借助语体语法的相关理论,从拆双用单法、双音节合偶词、时空表达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应用文写作与修改的一些表达方法,旨在说明不同语体的文本需要不同的表达方法。掌握并使用一定的语法手段,可以提高不同文本的得体度。撰写不同文种时,如何运用语言学相关理论进行遣词造句,我们将另文再述。" |+ h' S" _6 r
注释: [1]王用源.沟通与写作:应用文写作技能与规范[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173. [2][3]冯胜利.语体语法及其文学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1(04):1-13. [4]冯胜利.论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特征与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2006(04):98-106+148. [5][8]冯胜利.汉语语体语法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 [6] [7]冯胜利,刘乐宁,朱永平,等.汉语教师专业技能指导手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来源:应用写作) # N9 C# w0 _1 b9 i! ?" ~% N
7 x0 Y4 B) o2 c! j/ a+ d$ Q
|